欢迎访问北京中研检测技术院!
拨打热线:156-0036-6678
北京中研检测技术院
科研检测
生物检测 您的位置: 首页 > 科研检测 > 生物检测
菌丝检测
2025-07-15 返回列表

菌丝检测.jpeg

一、样本采集与处理

‌样本类型‌

‌体表组织‌:优先采集濒死鱼或典型病症鱼体表损伤部位(如鳃丝、皮肤溃烂处),需第一时间观察鳃丝颜色变化(如鲜红→暗红)‌。

‌鳃丝与内脏‌:鳃丝需完整剪取,内脏样本(如肝、肾)需无菌操作分离,避免污染‌。

‌前处理流程‌

‌清洗与固定‌:体表黏液用生理盐水冲洗,鳃丝样本可置于4%福尔马林溶液固定,防止菌丝自溶‌。

‌显微制片‌:取病变组织(如鳃丝末端肿胀处)压片或切片,甲醇脱脂后染色(如亚甲蓝)增强对比度‌。

二、显微镜观察与鉴别

‌菌丝形态特征‌

‌鳃霉菌‌:菌丝粗直(直径20-25 μm),分枝少,仅寄生于鳃小片组织,孢子直径约8 μm‌。

‌水霉菌‌:菌丝粗壮(直径15-30 μm),分枝少,可见黑色孢子囊,常附着污物形成絮状物‌。

‌丝囊霉菌‌:菌丝细长(直径6.6-15.6 μm),弯曲多且柔软,侵袭性强,可深入肌肉及骨骼‌。

‌鉴别诊断要点‌

‌特征‌          ‌   鳃霉菌‌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‌        水霉菌‌              ‌     丝囊霉菌‌

‌菌丝直径‌    20-25 μm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15-30 μm               6.6-15.6 μm

‌菌丝形态‌   粗直、分枝少           粗壮、黑色孢子囊       细长、弯曲多

‌感染部位‌    鳃小片组织             体表及浅层组织        肌肉深层及骨骼

‌典型症状‌ 鳃丝肿胀、颜色暗红     体表絮状物附着      肌肉溃烂、体表干净

‌镜检关键依据‌ 单极延伸菌丝      外菌丝黏附污物       无隔多核分枝菌丝

三、检测流程标准化

‌镜检操作规范‌

‌低倍镜(10×)筛查‌:观察菌丝分布密度及整体形态,定位可疑区域‌。

‌高倍镜(40×)确认‌:测量菌丝直径、观察分枝结构及孢子特征(如丝囊霉菌无隔多核)‌。

‌混合感染排查‌

结合纤毛虫检查(如斜管虫、车轮虫),鳃丝样本需同步观察寄生虫活动性‌。

细菌性继发感染需配合革兰氏染色(如发现革兰氏阴性杆菌)‌。

四、质量控制与注意事项

‌时效性要求‌

濒死鱼样本需在10秒内完成鳃丝颜色观察,避免症状失真‌。

低温期(14-23℃)样本需优先检测,水温升高易加速菌丝自溶‌。

‌误差控制‌

显微镜需定期校准目镜测微尺,确保菌丝直径测量精度(误差≤5%)‌。

阴性对照需使用健康鱼同部位组织,排除环境污染物干扰‌。

五、应用场景与技术适配

‌快速筛查‌:基层实验室可采用亚甲蓝染色压片法,30分钟内完成初步诊断‌。

‌精准鉴别‌:复杂感染病例需结合组织切片与分子检测(如PCR扩增真菌ITS序列)‌。

北京中研检测技术院 客服电话:156-0036-6678 邮箱地址:zhongyan@admin.com 公司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永澄北路2号院1号楼1层 公司网址:http://www.beijingzyjsy.com
Copyright © 2014-2026 中研检测 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2002151号-7